【科技专论】人民日报:央财科技计划管理改革“简”“放”当头
近日,《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(专项、基金等)管理改革的方案》正式获批。这份外界期待已久的改革方案将给我国科技事业带来何种影响?以前的问题是否会迎刃而解?本报采访了相关专家。
破解科研“碎片化”
新方案,到底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?在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司长张晓原看来,改革方案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科技计划的管理体制问题。“最主要的问题是顶层设计、统筹协调、分类资助方式不够完善,存在着重复、分散、封闭、低效等现象。”他说。
他举例说:“一个国有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想申请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,一般可通过三种不同的途径申报审批:一是当地科技主管部门,如科技厅;二是所在发电设备行业的行业协会;三是发电设备创新产业联盟。如果该国有企业是中央直属,在申报审批过程中,与地方国有企业相比,在同等技术水平条件下,它所获得的申请审批资源更加丰富,项目申请也更易成功。”
张晓原指出,这种“竞争优势”并不在于核心科研价值,而是由于其行政背景使然,也就妨碍了申报审批的公平公正。而最近频繁曝出的科研腐败丑闻,也与这种“重复、分散、低效”的申报、审评机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。
据统计,2013年,中央财政科技支出达到2364.68亿元人民币,占中央公共财政支出的11.55%。在如此巨大的投入之下,我国的科研项目依然存在许多“卡脖子”的关键问题,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也依然堪忧。
“为什么投入大、成效低?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现有的‘科技计划’存在重叠的部分,给了一些人可乘之机。同一个项目,它可以钻空子搭上好几个计划的‘顺风车’,这样就可以从不同的计划中套取经费。而由于政府部门对于项目的内容也不甚了解,所以在监管方面也有很大的难度。”在接受本报采访时,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如是说。
政府不再是操盘手
现在的科研体系的“碎片化”到什么程度?
据统计,我国中央财政科技经费中的“科技项目”,现在分属于国家自然基金会、中科院、发改委、科技部、卫计委、教育部等多个部门;现有的近100个中央财政科技计划(专项、基金等),则由近40个部门管理。
为了解决这种“九龙治水”的现象,《方案》首先提出,将我国科技计划体系重新整合成互不重合、条块清晰的5个方面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(基金)、基地和人才专项。而这5个方面的科技计划,都要纳入公开统一的“国家科技管理平台”,由中央财政统一支持。
薛澜指出,对科研工作者来说,这种清晰的分类方法,可以避免之前科研项目“同时符合多个计划”、“疲于奔命地跑项目”的情况,科研目标更明确;而对于监管部门来说,这种重新整合,可以有效抑制经费分散,防止有人借助“计划”的重叠钻空子。
改革有明确时间表
科技资金池如此庞大,亟待解决的问题又如此之多,那么改革应该朝向何种方向?
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改小组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点出了方向:“按目标成果、绩效考核为导向进行资源分配。”
这种“目标导向”,突出地体现在《方案》五类计划中的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”上。这是此前从未提过的改革创举。
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表示,这一计划将瞄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主要领域的重大、核心、关键科技问题,以重点专项的方式,从基础前沿、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和一体化组织实施,使其中的基础前沿研发活动具有更明确的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,加速基础前沿最新成果对创新下游的渗透和引领。
张晓原则介绍说,此次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,将采用“三步走”的方式实施,按照明确的“时间表”推进:2014年,启动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设,在重点领域先行组织部分重点专项进行试点;2015年至2016年,基本建成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,基本完成各类科技计划的优化整合;2017年,全面按照优化整合后的五类科技计划运行,现有各类科技计划经费渠道将不再保留。
“政府不再直接管理科研项目,而交给‘专业机构’评审和管理,那么这个‘专业机构’由谁来寻找和确定?能否做到公开透明?这一机构由谁监管?它的性质是第三方市场主体,还是国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?这些都是可能存在的难题。要解决这些改革难点,关键还是在于彻底地公开透明。”薛澜说。
(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 ,作者:申孟哲 白梓 胡喆 黄帆)
1、声震九天——纪念我国原子弹爆炸50周年(20141015)
2、二十大未来最有潜力的新材料(绝对经典值得收藏)(20141027)
3、细数美军正在研究的颠覆性技术(20141020)
4、新技术炒作周期图:大数据顶峰滑落,人工智能、神经技术崛起(20141006)
5、中美科研经费的对比和理解(20141017)
6、图解博士学位(20141002)
7、科研毁一生,基础穷三代——生科女的漫画神吐槽(20141019)
8、科技部:科技成果转化新政明年推广个人最高提成 99%(20141027)
9、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20位候选人出炉(20141030)
10、频繁量化考评或严重阻碍科技进步(20141031)